2020年1月11日,在结束了考试周之后,卸下了繁忙的学业,乡建社新老成员开启了2020年第二次的乡村走透透征程。此次活动乡建社成员共聚海沧鼎美村,在领略乡村古厝质朴隽永的同时,提前为鼎美村老人送去温暖的新年祝福,传承乡建社一贯秉承的乡村人文关怀。
在幸福院院长的带领下,社员们一路在乡村中边走边看,村庄在经历近代城市化的进程后,整体建筑与景观风貌已逐渐向城市趋同,但在村庄四、五层的混凝土住宅建筑群中,不时的显露出的闽南古厝却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对于很多第一次接触闽南传统民居的社员来说,这些红瓦燕尾脊的建筑如同见证历史沧桑的老者,展现出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遗憾的是这些古厝整体的保护现状在村庄中差强人意,很多已残破不堪,令人唏嘘。在经得允许之后,社员们重点走进了胡氏家庙、鼎美敦睦堂等建筑中仔细考察。经过老社员的讲解,社员对鼎美的闽南传统建筑已经有了初步的整体认识,对建筑的细部如墙体的出砖入石,燕尾脊的形制,装饰的剪瓷工艺等都进行了丰富的探讨,更对村中的客家侨乡背景对院长进行了深入的提问。
聆听院长简介村子历史
与村中老人家亲密交流
送“福”
本次乡村走透透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无人机航拍操作,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乡建社也在不断探寻着新的保护乡村的技术与理念,基于无人机扫描的数字博物馆也在乡建社一代代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探索与发展。至此,2020年乡建社第二次乡村走透透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幸福院院长高先生的热情款待和耐心讲解,乡建社与乡村的故事还在继续。
乡建社新成员
一、建筑遗产保护的一种角度在于“活化”原住民看待传统建筑的思想观念
在考察的过程中,从村民的口中得知鼎美村要整村拆迁了,这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固然是存在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在进一步吞噬着这些岌岌可危的建筑遗产。居民们对这一消息的关注点更多是拆迁补偿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耕地丧失的担忧,却也很少落在对于老房子的关注。
对于建筑遗产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建筑与规划的相关行业之中,也应该去激发决策者与原住民对于传统建筑智慧的深度共情。传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固然存在着与现代化居住条件的矛盾之处,但我们也要在大拆大建的浪潮中去逐步探索发展与保留之间的平衡点,取长补短,用智慧来激发建筑遗产的新活力。保护下来的也绝不仅仅是一栋栋房子,更深层次的是保住居民对于地域文化的深度认同,重拾文化自信。
二、建筑遗产的修缮需要更新居民的审美与价值取向
在考察过程中,一些保存较好的家庙建筑存在明显的翻修痕迹,与遗产保护工作者理念不同,居民更加倾向于采用现代更新的材料与工艺来使老房子显得焕然一新,这往往与遗产保护工作者不改变文物原状,着眼于建筑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的理念相互矛盾。现代化工厂加工作业制造出的工业产品有其便利性的同时往往是粗糙且粗暴的,缺乏传统工艺审美趣味。如原始的立面浮雕往往会被统一化工厂彩绘瓷砖所代替,堆剪工艺装饰部件也可以成为工厂预制化产品而丧失制作者设计与技艺的体现。传统工艺需求的萎缩也带来工艺传承的窘境,越来越多的工艺会成为无人问津的过去式。因此逐步倡导转变居民对于建筑遗产的审美与价值取向才可以最大程度上化解遗产保护工作者与业主之间的博弈,更好地保护建筑遗产与传统智慧。
文丨杨燕卿
图丨黄佳鸿
编辑丨黄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