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礁小学校园环境提升设计实践
青礁村位于厦门海沧区与漳州角美镇的相接壤地带,背山临海。在美丽乡村的建设浪潮下,其下属的院前社和芦塘社两个自然村在近年来的乡村营建中脱颖而出,院前社更是成为厦门市的“明星乡村”。青礁小学自1925年建校以来,先后于“崇恩堂”、“芦塘书院”等闽南传统书院环境中办学育人。可如今,历史底蕴深厚的青礁小学却“深居”于村庄的“自建房”、“裸房”的包裹中,整个校园的环境就跟普通城中村“无根化”的学校一样。这一次(2017年),在“美丽乡村”文化复兴的带动下,青礁小学诚邀我们厦大乡建社参与校园文化环境的提升营建,找回曾经的书院文化。
本次校园环境提升主要分为3个部分,校门改造、中草药种植园和儿童游乐区。
青礁小学原校门较为杂乱、平庸,学校方面提出希望改造成具有青礁村闽南特色的校园入口空间。↓芦塘社 & 芦塘书院入口空间
校门的改造设计灵感来自于青礁小学前身——芦堂书院的建筑形式,既具有闽南地域的特色风格,又能营造具有遮雨功能的檐下空间,方便家长接送孩子。由于原来的保安亭立面过于粗糙,我们通过延续校门屋顶形式包裹保安亭,并设置了LED屏幕作为校园信息公布栏。同时在校门右侧增加学生作品的宣传栏,既宣传小学的文化特色又展示了小学生们的创作力。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我们同时以校门形式为延续,在校园中置入多个宣传栏,改善原本单调的凹曲围墙形式,也在宣传栏上挂上青礁小学曾经的“芦塘书院”、“植兰书院”等四个治学场所的书院名称牌匾,熏陶校园的书院文化。
中草药园原本为平铺式的盆栽草药,由于管理的疏忽,本该具有教育展示意义的空间成为校园荒废的一隅。设计将原本线性的空间打碎,形成开放式的中草药展览园,让小学生们在游玩的同时又可以从中学习到知识。
种植园中还布置了一片园艺展示区域,是青礁村的民间神医吴夲磨药的场景,引导同学们铭记和传承青礁村的医学文化。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儿童活动区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啦!“设计师”哥哥姐姐们设计出了适宜小学生尺度的活动场所,提供了水车、小桥、滑滑梯、攀爬网、钻洞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同时设置了植物认养种植区和书吧等寓教于乐的功能场所,为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提供更有趣的活动空间。
在校园环境中,我们还加入许多有趣的小设计,提升小朋友游玩的乐趣。小朋友也有许多小的设计作品加入到环境提升的改造中,为校园环境增添了许多风采~
青礁小学校园环境提升项目其实是三年前的项目,当年笔者正临本科毕业设计,压力巨大。转眼间,三年过去,笔者又面临硕士毕业论文的压力,忙里偷闲,趁着论文初稿完成,偷偷写一把项目的心路历程。三年前的项目要从2017年初“厦门大学·海沧院前社”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的乡村营建说起,有那么一群热爱乡村的乡建社同学们,在院前社(此处省略一万字的用心)营建了一片小天地(后续更新推文)。经海沧街道特聘台大乡村缔造规划师李佩珍老师的推荐,时任青礁小学校长的魏老师主动联系了我们,魏老师非常认可我们乡建社在乡村营建中的模式和创意,希望我们能为青礁小学的校园环境做出具有闽南特色的满足同学们童真乐趣的环境营建。于是乎乡建社的同学们就躁动起来,来来回回几次汇报与调整(省略毕业旅行期间设计的心酸修改与方案扩初设计的艰辛)终于进入施工阶段。在施工完成后的回访中,虽然没能拍到小朋友们开心的玩耍照片,但是在访谈中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设计方案见仁见智,不管评价如何,能为孩子们提供美好的空间体验和文化氛围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时隔三年,青礁小学除了校门之外也都已变了样,但回想当初的热情和欢喜,仍依旧十分感动,也希望小学在我们设计的“激活”下继续不断更新,持续“营建”校园文化。
学生设计作品在现实面前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此乡建社十分感谢魏校长与厦门子墨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钟总以及施工团队的大力支持,感谢佩佩老师引荐和乡建社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才能将此项目顺利实施。
此处附上多张设计稿
时隔多年,来看看小伙伴们的感言
也十分感谢指导老师与校方以及施工方的精心指导
通过这样一次对青礁小学校园环境的提升设计,乡建社的参与者们见证了自己的设计从图纸成为现实的过程,这将是他们学习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希望青礁小学的小朋友们能够在舒适优美的校园里好好学习,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茁壮成长!
文稿/黄文灿排版/张倩雯审稿/尚小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