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T

晋江|福林村

一个历史悠久的闽南传统侨乡村落

福林村,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有檀林、粘厝埔2个自然村,福林村有“五古”的称号——古村、古街、古厝、古校、古寺,村庄保有大量闽南传统建筑。福林村先后于2017年被列入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201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Travelers' Map is loading...
If you see this after your page is loaded completely, leafletJS files are missing.

晋江|福林村

一个历史悠久的闽南传统桥乡村落

福林村,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位于龙湖镇西部,有檀林、粘厝埔2个自然村,福林村有五古称号——古村、古街、古厝、古校、古寺,村庄保有大量闽南传统建筑。福林村先后于2017年被列入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201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0
年历史
0
平方公里
0
0
处不可移动文物
0
年历史
0
平方公里
0
0
处不可移动文物

360

Locat

地理区位

Geographic Location

福林村,隶属于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位于龙湖镇西部,有檀林、粘厝埔2个自然村。

Travelers' Map is loading...
If you see this after your page is loaded completely, leafletJS files are missing.

自然生态

Physical geography

Natural ecosystems

檀林村山势自东北趋下,西南平凹之地,溪流横穿。村庄西侧有阳溪西吴支流流过,南临阳溪,北侧为后壁埔,西侧为鸟林山埔,东侧为下尾埔。

Eco

自然生态

Physical geography
Natural ecosystems

檀林村山势自东北趋下,西南平凹之地,溪流横穿。村庄西侧有阳溪西吴支流流过,南临阳溪,北侧为后壁埔,西侧为鸟林山埔,东侧为下尾埔。

传统文化&历史

Traditional Culture & History

History

传统文化&历史

Traditional Culture & History

海洋文化&华侨

Marine culture

晋江市龙湖镇檀林村是远近闻名的侨乡,自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许多村民前往台湾、南洋谋生。

宗族文化&许氏

Clan culture

宗族文化深深根植于福林村村民心中,影响着家族民居选址和村落规模。目前福林村还保留着过去家族分支的名称,其村民主要为许氏瑶林族系,大致分为9个宗亲族,其居住民居围绕大宗宗祠和小宗家族祖厅向外拓展,但生活和文化上保持密切联系。

海洋文化&华侨

Marine culture

晋江市龙湖镇檀林村是远近闻名的侨乡,自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许多村民前往台湾、南洋谋生,据族谱记载,当时“亲戚乡间、合族人等,得其提携,欢忻过宋,受其工食其饭者不下百余人。”因此华侨一带一,亲戚同乡牵引提携,檀林村最终成为著名侨乡。

宗族文化&许氏

Clan culture

宗族文化深深根植于福林村村民心中,影响着家族民居选址和村落规模。目前福林村还保留着过去家族分支的名称,其村民主要为许氏瑶林族系,大致分为9个宗亲族,其居住民居围绕大宗宗祠和小宗家族祖厅向外拓展,但生活和文化上保持密切联系。

建村历史

OVER

THE

YEARS

timeline_pre_loader
村落开基——15世纪至18世纪
福林村至今已有500年历史,其开基始祖是许氏瑶林十八世祖荣斋公。据记载:“最早的祖厝是十九世长房和顶三房的祖厅,它们并排坐落在古厝的旧溪旁,长房的祖厅靠西,与今之六姓府毗邻,丁三房祖厅靠东,东临今之祠堂口。”
村落开基
元、明属晋江县十七、八都,以陈氏最早开基于山林而名“陈林”。又因檀树成片,而称檀林;又弘一法师,曾至该村福林寺隐居,今改名福林村则取自福林寺名。

格局确立——19世纪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华侨代表许逊沁携巨资回到家乡,在故乡兴建十八座宫殿式大厝,二落大厝埕围相接、石埕相连,即现在的下大厝建筑群。新建的大厝开始拓展新的建筑功能,例如典当行、油坊、书斋等。

咸丰年间

乡侨许志熋、许读裁也建造了同样的二落大厝,即现在的顶新厝建筑群。19世纪末光绪年间,富侨许志长又在村东建造了大厝和书斋。
文化交融——民国期间
至20世纪初,受华侨文化影响,福林村开始兴建西洋式红砖建筑(后称“番仔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呈现建设高峰期,形成了包括春晖楼、书投楼在内的村落番仔楼建筑群
民国16年(1927年)
厦鼓名绅许经果发动华侨和富庶之家投资并参与建设了福林的老街——“回”字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村民建造房屋时多就地取材,因此村落建筑以大量石屋建筑为主。
二十世纪80年代后
新增番仔楼的数量较少,新建的房屋也呈现“插空”建设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基于村落形态演变的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索——以泉州市福林村为例; 2、近代华侨建设影响下闽南侨乡聚落演变初探——以晋江檀林村为例

Archi

传统建筑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福林村历史底蕴浓厚,反映在多样的传统建筑上。自许氏先祖开基到至今,多代华侨回乡建设,带来了文化交融,村内留存了许多较为丰富的传统建筑,有闽南传统皇宫起大厝,有中西合璧的番仔楼,有商业性质的檀林古街等等,被称为闽南传统建筑的博物馆。

传统建筑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福林村历史底蕴浓厚,反映在多样的传统建筑上。自许氏先祖开基到至今,多代华侨回乡建设,带来了文化交融,村内留存了许多较为丰富的传统建筑,有闽南传统皇宫起大厝,有中西合璧的番仔楼,有商业性质的檀林古街等等,被称为闽南传统建筑的博物馆。

Feature

地方特色

Rural Local Characteristics

地方特色

Rural Local Characteristics

福林渡槽

Fulin Aqueduct

福林渡槽位于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于1973年建成,全长890米,拱高13米,设计的过流断面为2.45米宽、1.5米高,设计流量为每秒2.61立方米,下游受益农田核定灌溉面积近5万亩。

福林古街

Fulin Ancient Street

走在福林古街上,这条原本繁华一时的古街略显寂寥。福林古街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筹建,资金基本来源于华侨。在华侨的带领下,上世纪30年代建成后,94个店铺基本都开始营业,成了远近最繁华的集市,附近村落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兴起了一股经商热。

福林寺

Fulin Temple

福林村、福林寺,一样的“福林”二字,可见这座古寺在福林人心中的地位。寺前,一棵百年的攀枝花老树枝繁叶茂,似在欢迎每一个人的到来。香火鼎盛的福林寺近代曾有多位名僧前来居留,弘一法师便是其中的一位。据介绍,弘一法师于1941年来福林寺,前后居住了约十个月。其间,在福林寺留下不少书籍联句。

古厝

Special Ancient Building

由华侨所建的古大厝、小洋楼还有数十座,每一座几乎都有一个故事。有一年一夜之间动工开建了18座古大厝!

古桥

Ancient Bridge

福林村保有十八世纪末建设的古桥,是当时移溪时建设的。

更多详情,请前往PC端阅读